滁州“飞地经济”助力薄弱村增收,30村联建光伏电站年分红千万

滁州新闻网 阅读:1 2025-09-03 07:26:30 评论:0
滁州“飞地经济”助力薄弱村增收,30村联建光伏电站年分红千万

近年来,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各地纷纷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。在安徽省滁州市,一种名为“飞地经济”的发展模式正在悄然兴起,为薄弱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。其中,30个村庄联合建设的光伏电站项目,更是实现了年分红千万的喜人成果。

“飞地经济”是指将一块土地划归给另一个地区,由后者进行开发建设,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经济模式。在滁州市,这种模式被巧妙地运用在薄弱村的经济发展上,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
据了解,滁州市共有30个薄弱村,这些村庄地理位置偏远,资源匮乏,村民收入较低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当地 *** 积极引导,鼓励这些村庄联合起来,共同开发资源,实现抱团发展。

在 *** 的引导下,这30个村庄共同投资建设了一座光伏电站。光伏电站位于交通便利、光照充足的地方,占地面积约100亩。电站采用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,年发电量可达500万千瓦时。

光伏电站的建设,不仅为薄弱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,还带动了当地就业。电站的建设、运营和维护,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,有效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。

更为可喜的是,光伏电站的收益分配机制非常合理。电站的年分红可达千万,其中,30个村庄按照投资比例分享收益。这样一来,薄弱村村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,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。

滁州市的“飞地经济”模式,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在实施过程中,当地 *** 充分发挥了引导作用,积极协调各方资源,确保项目顺利实施。同时, *** 还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,让村民在项目中发挥主体作用,实现共同致富。

光伏电站的成功建设,只是滁州市“飞地经济”模式的一个缩影。在 *** 的引导下,越来越多的薄弱村开始尝试这种模式,通过联合开发资源,实现共同发展。

未来,滁州市将继续深化“飞地经济”模式,推动薄弱村经济发展。一方面, *** 将继续加大对薄弱村的扶持力度,帮助其改善基础设施,提高村民生活水平;另一方面, *** 还将鼓励薄弱村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总之,滁州市“飞地经济”模式为薄弱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,光伏电站的成功建设更是为这一模式增添了亮丽的一笔。相信在 *** 的引导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,滁州市的薄弱村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滁州新闻网聚合滁州社会、经济、文化、生活全领域动态,独创网络问政通道,打造皖东地区信息第一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