汊河镇卫星村数字大棚项目落地,直供南京菜场,日销蔬菜200吨
近日,位于汊河镇的卫星村迎来了一项重要的农业创新项目——数字大棚的正式落地。该项目旨在通过高科技手段,提高蔬菜生产效率,确保蔬菜品质,同时实现蔬菜的直供南京各大菜场,每日销售量达到200吨,为市民提供新鲜、安全的蔬菜。
汊河镇卫星村地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,一直以来都是南京市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。然而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蔬菜供应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。为解决这一矛盾,卫星村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,引入了数字大棚这一先进技术。
数字大棚是一种集自动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种植模式。通过在温室中安装智能控制系统,实时监测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环境因素,实现蔬菜生长环境的精确调控。此外,数字大棚还采用无土栽培技术,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,提高蔬菜品质。
卫星村数字大棚项目占地约100亩,总投资约5000万元。项目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种植设备和技术,包括智能灌溉系统、自动卷帘系统、环境监测系统等。目前,大棚内已种植了西红柿、黄瓜、茄子等多种蔬菜,预计每日产量可达200吨。
项目落地后,卫星村蔬菜将直接供应南京各大菜场,满足市民对新鲜蔬菜的需求。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,数字大棚具有以下优势:
1. 提高生产效率:数字大棚实现了蔬菜生产的自动化、智能化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2. 保障蔬菜品质:通过精确调控生长环境,减少病虫害发生,确保蔬菜品质。
3. 降低生产成本:数字大棚采用无土栽培技术,减少了化肥、农药的使用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
4. 保障市场供应:卫星村数字大棚项目每日产量稳定,有效保障了南京市场的蔬菜供应。
5. 促进农业现代化:数字大棚项目的落地,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。
汊河镇卫星村数字大棚项目的成功落地,不仅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南京市蔬菜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。未来,卫星村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,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、安全的农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