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光渔光互补扶贫基地:渔民变身光伏运维员,月薪4000元稳增收

滁州新闻网 阅读:4 2025-07-31 17:26:27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,光伏发电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。在安徽省明光市,一座“渔光互补”扶贫基地应运而生,不仅为当地渔民带来了新的生计方式,还助力他们实现了稳定增收。

“渔光互补”是一种将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新型模式。在明光市的扶贫基地,渔民们将原本的鱼塘改造成了光伏发电场,既保证了渔业养殖的持续发展,又实现了光伏发电的绿色能源输出。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还推动了渔民从传统渔业向新能源产业的转型。

在基地里,渔民们不再只是捕鱼养鱼,他们成为了光伏运维员。他们负责光伏发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,确保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。这一转变让渔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职业成就感。

据了解,光伏运维员的月薪可达4000元,这对于当地渔民来说,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。在明光市,许多渔民已经通过这一转型实现了稳定增收,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。

“以前我们只能靠捕鱼为生,收入不稳定,生活压力大。现在,我们成为了光伏运维员,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,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。”一位渔民感慨地说。

明光市“渔光互补”扶贫基地的成功,得益于当地 *** 的积极推动和科学规划。 *** 通过政策引导、资金扶持等方式,帮助渔民顺利实现转型。同时,基地还引进了先进的光伏发电技术,确保了发电效率。

在基地的带动下,周边地区的渔民也纷纷开始尝试“渔光互补”模式。目前,明光市已建成多个“渔光互补”扶贫基地,覆盖了多个乡镇,为当地渔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。

“渔光互补”扶贫基地的成功,不仅为渔民们带来了经济收益,还让他们在环保、节能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在光伏发电的过程中,渔民们深刻体会到了绿色能源的重要性,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

未来,明光市将继续加大“渔光互补”扶贫基地的建设力度,让更多渔民受益。同时,还将积极探索其他新能源产业,助力渔民实现多元化增收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
总之,明光市“渔光互补”扶贫基地的成功实践,为我国新能源产业与扶贫事业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在 *** 、企业和渔民共同努力下,相信会有更多类似的成功案例涌现,为我国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滁州新闻网聚合滁州社会、经济、文化、生活全领域动态,独创网络问政通道,打造皖东地区信息第一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