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椒“走太平”民俗活动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,单日客流突破30万人次!
近年来,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。近日,安徽省全椒县的传统民俗活动——“走太平”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成为全椒县乃至安徽省的一张文化名片。这一喜讯传来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这一独特的民俗魅力,单日客流突破30万人次。
全椒“走太平”民俗活动源于明朝,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。它是一种以祭祀、祈福为主题的民间信仰活动,体现了全椒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。活动主要分为“请神”、“迎神”、“送神”三个环节,通过舞龙、舞狮、高跷、旱船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,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。
“走太平”民俗活动的入选,充分展示了全椒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资源。据了解,此次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是全椒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。近年来,全椒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,通过举办各类民俗活动、加强传承人培养、挖掘民俗文化内涵等方式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民俗。
在“走太平”民俗活动现场,游客们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民俗表演,感受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。活动现场,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。舞龙、舞狮队伍在街头巷尾穿梭,高跷、旱船等表演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。此外,还有民间手工艺、特色小吃等展示,让游客们大饱眼福。
此次“走太平”民俗活动,不仅丰富了全椒县的文化生活,也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。据统计,活动期间,全椒县共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,旅游收入大幅提升。许多游客表示,通过参加此次活动,对全椒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对今后再来全椒旅游充满期待。
全椒“走太平”民俗活动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是对全椒县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的肯定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全椒县将继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,推动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,让这一传统民俗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总之,全椒“走太平”民俗活动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不仅为全椒县带来了荣誉,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这一独特的民俗魅力。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,这一传统民俗将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,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。